更多服务
2021全国污泥大会在沪召开 CAC膜式堆肥技术崭露头角
日期:2021-04-16 浏览
近日,2021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高级研讨会(第12届)在上海召开,同期召开中国固废资源化利用大会和渗滤液处理大会,吸引污泥处理处置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在此次大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所博士后、中农创达总经理马瑞强作《膜式堆肥技术在污泥处理处置中的机会》主题报告,分析膜式高温好氧堆肥工艺处理污泥的发展历程、各类好氧堆肥工艺的优势和差异、每天处理100吨污泥的投资成本分析。并分享CAC膜式堆肥技术针对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的实际案例。

  马瑞强博士介绍说,膜式高温好氧堆肥工艺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利用功能膜作为覆盖层,将堆体与外界空气相隔绝进行好氧发酵,开创了膜式工艺的先河。此项工艺进入我国最早使用的项目是上海朱家角脱水污泥应急工程项目。随着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所董红敏研究员团队在膜式堆肥技术上的不断革新,形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农创达CAC膜式堆肥机,自2020年开始在畜禽粪污、污泥处理处置等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崭露头角。

  “CAC膜式堆肥技术是一种能同时满足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资源化要求的技术。”马瑞强博士称,由于这一技术环保节能、投资相对较小、运行费用低廉、处理产能大、出售有机肥料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一般性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已经成为首选技术。

  它的技术原理是将污泥添加辅料和微生物腐熟菌剂进行预处理后,再通过CAC功能膜将物料完全覆盖,在膜内形成微正压的“人工气候箱”,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调控通风供氧过程,实现好氧微生物高温发酵,处理污泥中含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羟基烷烃等有机化合物,微生物代谢产生10天以上60°C-70℃的高温,能彻底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阻隔臭气臭味向外界环境排放,将污泥转化成相对稳定的腐殖质状有机肥原料。 

  “根据有机固废处理特性,中农创达研发了几款膜式堆肥必备的配套设备,实现原地原位发酵,大幅节省时间,自动化翻抛、覆膜和卷膜,大幅节约人工。”马瑞强博士说。

  据介绍,CAC膜式堆肥技术处理污泥的优势在于三方面:环保无臭,依托高温发酵联动技术杀死污泥中存留的虫卵和病菌,覆膜的微孔结构阻挡可氨气、硫化氢等臭气大分子的外溢,堆体一米以外完全无臭;投资少,可替代厂房或棚体等建筑,不需要建发酵槽,是槽式发酵投资的2/3,是发酵罐等一体机设备投资的1/5;运行成本低,无需频繁翻堆,远程即可实现智能控制,节约人工、运行成本,处理每吨污泥耗电约6度。

  马瑞强博士以中农创达在华东某污泥处理处置项目为例,日处理100吨污泥投资成本总计在1200万左右,包含设备费用在700万,土建费用合计500万。具体处理环节来说,100吨80%水分的污泥,需要添加30%水分的辅料和88吨40%水分的返料,预处理成为196吨60%水分的混合物,经过15-20天的覆膜发酵周期,产生可土地利用的有机腐熟料。

  据悉,中农创达CAC膜式堆肥技术已在浙江、内蒙古、山东、安徽、河南、河北、吉林等20多个地区落地200多个项目。
















浦东人才网